-
緇門崇行錄(選錄)(明·袾宏)
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(選錄)(明·袾宏)一、左溪遁跡 唐玄朗,傅大士六世孫也。常行頭陀,依巖傍澗,號左溪尊者。宴居一室,自以為法界之寬;一郁多羅,四十余年;一尼師壇,終...
-
十勸(南朝梁.善慧)
第一課 十勸(南朝梁.善慧)勸君一:專心常念波羅蜜,勤修六度向菩提,五濁三涂自然出。...
-
四相詩(南朝梁.善慧)
第二課 四相詩(南朝梁.善慧)一、生相 識托浮泡起,生從愛欲來, 昔時曾長大,今日復嬰孩?! ⌒茄垭S人轉,朱唇向乳開, 為迷真法性,還卻受輪回?! 《?、老相 覽鏡容...
-
信心銘(隋.僧璨)
第三課 信心銘(隋.僧璨)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。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?! 『晾逵胁?,天地懸隔。欲得現前,莫存順逆?! ∵`順相爭,是為心病。不識玄旨,徒勞念靜?! A同太虛,無欠...
-
大乘起信論義記序(唐·法藏)
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(唐·法藏)...
-
三藏圣教序(唐·李世民)
第五課 三藏圣教序(唐·李世民)蓋聞二儀有像,顯覆載以含生;四時無形,潛寒暑以化物。是以窺天鑒地,庸愚皆識其端;明陰洞陽,賢哲罕窮其數。然而天地包乎陰陽而易識者,以其有...
-
無相頌(唐·六祖惠能)
第六課 無相頌(唐·六祖惠能)心平何勞持戒?行直何用修禪?恩則孝養父母,義則上下相憐?! ∽寗t尊卑和睦,忍則眾惡無諠。若能鉆木出火,淤泥定生紅蓮?! 】嗫诘氖橇妓?,逆耳...
-
永嘉證道歌(唐·永嘉玄覺)
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(唐·永嘉玄覺)君不見: 絕學無為閑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無明實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?! 》ㄉ碛X了無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陰浮云空去來,三毒水...
-
傳統與現代融和
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傳統的文化,是古圣先賢們智慧經驗的結晶,但隨著時代慢慢發展,有時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,便需要有現代法門的增加。因此,傳統的不是完全對或不對,現代的也...
-
辭北堂書(唐·洞山良價)
第八課 辭北堂書(唐·洞山良價)伏聞諸佛出世,皆從父母而受身;萬匯興生,盡假天地而覆載。故非父母而不生,無天地而不長,盡沾養育之恩,俱受覆載之德。嗟夫!一切含識,萬象形...